慈悲•禅定•智慧

导赏员故事
来源: | 作者:proc42da8 | 发布时间: 2021-02-20 | 1517 次浏览 |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洪桥街有悠久历史,地处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这条广州城旧中轴线上,街道的得名与明代贡院前的黉桥有关。红色印记——洪桥文蕴导赏项目源自20207月星火党员志愿导赏队牵头策划,并获得越秀长者综合服务中心“活龄计划”社区微公益行动支持,在洪桥街社工服务站的指导下,主要开展洪桥街的社区导赏活动,共同推动本土文化认同、保育与发展。2020年的导赏志愿服务已经结束,谁是你最喜爱的一位导赏员呢?诚挚邀请你为你喜爱的导赏员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大家好,我叫潘昊,这是我第一次当导赏志愿者。在参加活动前我阅读了《洪桥文蕴》,还在网上搜集了许多有关资料和图片,力争准备充分为社区居民讲解洪桥的历史文化,促进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对历史的尊重。

    在电车导师讲课时,我知道了越秀公园小北路扩建马路移东门,拆城墙建马路,当时因人口越来越多,马路太小,因此就利用城墙基开辟马路,保留一千多米城墙。在查找资料时,我了解顶顶有名的高级建筑师林克明的故居,林克明在广州市建筑史上有着成就和贡献。

    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自己胆量大了,能在陌生人面前把自己所了解的历史故事讲给观众听,之前我是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讲故事的,这活动非常有意义,感谢洪桥社区给我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我爱洪桥!

    我与洪桥的故事就从这个""字讲起。这个字,现代人可能很多都不认识了,其实它就是洪桥街""字的古字,因为笔画太多,共有16画,古时候文化人又不多,所以当时有人提议用三点水的""字代替吧,这个""字只有9画。如果单从笔画的多少而论,为什么不用红色的""字呢?笔画更少,只有6画。其实"黉、洪"二字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这就是学校,学识,文化。""字是""字头,一看就知道是讲读书的地方,而""字同样是讲读书的地方。因为以前读书的地方,学宫或者学堂前面都多有一方池塘或一条溪河。要经过许多条桥梁。洪桥街从明代起就有一个著名的大书院,书院前面就有道桥,称之为"洪桥",直到现在。广东等地方的文化人考取状元都要经此地,从明朝开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之地,直到今天,省市政府都在"洪桥"街的附近。我作为广州人来到了越秀区洪桥街做"红色印记——洪桥文蕴"的导赏员,是因为我与"()"有着紧密的文化联姻——我也是个读书教书之人。

    洪桥街人杰地灵,历史悠久,通过导赏,被洪桥街的历史文化深深吸引。这1.52平方千米的小地方,蕴藏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它凝聚着广州名城的文化精华,历史缩影。这里有书院、贡院、文人、武将……

    我曾导赏过“应元书舍”、“小北门”、“三眼井沧桑”和“丹桂里忆民国开国元勋”。

   “应元书舍”让我感受书院创办人“王凯泰”盼望广东出人才的热切心情,以及应元路的文化底蕴。

   “小北门”让我了解旧广州的区域,以及为适应城市道路发展和建设,将小北门复原至越秀公园,同时体现了政府为保护文化古迹做出的贡献。

“丹桂里忆民国开国元勋徐绍桢“,为了追随孙中山革命,他从幕客转为从政,之后转武将,最后为广州起义献身。

“三眼井沧桑”记录了当地官吏为方便居民取水,特开挖了一个井,开口设了三个眼,每当清早、竹扁担声、水桶声,沿着深深的街巷响起,奏响人们对生活的响往。

    在导赏中,我亦感受到广州街坊对了解洪桥历史的热情,他们与导赏员交流互动,从他们的言语中体现对家乡喜爱的情怀,正是这情怀,才能把社区建好。

    以往经过洪桥街都是匆匆而过,如今会放慢脚步留心一处处的景观古迹,考究有趣的巷名,驻足有特色的民居,了解主人背后的故事。作为星火导赏队的成员,希望能用这星火,点燃街坊热爱社区之情,爱洪桥、颂洪桥。

    红色印记——洪桥文蕴导赏活动能宣传社区文化,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服务,为街道居民、学生、家长、残联人士服务,是一项有意义的志愿者社区活动。

    我在准备导赏讲解介绍过程中,认真学习《洪桥文蕴》及广州地方志有关洪桥街的史志资料,人文文化,我作为原广州市地方志学会会员,越秀区的老居民,怀着对党忠诚,热爱越秀,对街区文化历史负责的态度,认真导赏宣传洪桥街史志文化、故事、传说,使地方志的史料为现实社会服务,为街道社区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在导赏活动中,我按照社工站导赏培训的要求,认真设计导赏路线、导赏点、写好导赏讲稿,根据参加活动的不同对象:青少年学生、家长、居民、残障人士进行导赏介绍。导赏介绍继园东、镇海楼、洪桥街概况、红色印记、丹桂里、大小石街、洪桥街名来历、文化名人、名校、名胜古迹等。让参加者了解洪桥街深厚的文化底蕴。

    参加这段时间的导赏活动,深感社工团队的合作精神,同时体会到星火导赏队谷保成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使每次导赏活动顺利完成,做到传承红色基因,社区文化优良传统,为构建生活共享社区献出一份力。

    09年退休后,得益党和政府的独生子女优惠政策,使我这个出生在北方,成长在矿山、茶场、农场,生活工作60年的人,有幸进入广州市区生活,十年来亲见感受城市的变化,其中就是有小北路边铺的整治,三眼井社区微整改取得了一新面貌,

    我喜欢走街串巷,却没注意小街小巷是什么名牌。但通过组织参与星火党员志愿导赏活动项目,认真阅读了《洪桥文蕴》这本书,对几条导赏线路的实地考察,查阅相关资料,我也开始认识洪桥街道,了解凝聚广州名城的文化精华,历史缩影。洪桥街区是个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宝地,生活在这,深感幸福。
   
 从去年8月份申报越秀长者中心的活龄计划的洪桥之文蕴导赏活动,到进步了青少年、亲子、长者街坊及残障人士等四次现场导赏活动,取得较好反映。在这里,我作为星火导赏队的队长,想深深感谢越秀长者中心的支持,帮助请人培训,特别感谢洪桥街社工服务站,派出得力社工亲自参与、组织、策划,组成了星火党员志愿导赏服务队,招募了二十人的导赏队伍,其中就有党员8人。通过电车老师的专业培训,参与导赏活动志愿者的努力,实地考查,查阅资料,在各自分工岗位上,大胆实践,多数都能脱稿讲解,自然、大方并与参加者互动,取得极好的成效,经过这次导赏活动,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这支导赏队能做到组织能力强,热情,团结友好,是具有较高战斗力的队伍。

    通过系列的导赏活动,我希望星火导赏队能继续坚持,认识不断提高导赏素质,在今后的岁月里,继续为广州的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祝大家新春快乐、健康、幸福,谢谢!

    大家好,我是吴沁润。我第一次体验导赏员是我妈妈带我参加洪桥街社工服务站的导赏员培训。电车导师指出,导赏或者说社区导赏是一种社区营造的方式和工具,应该满足和促进社区工作以及社区营造的内容,例如居民的社区参与,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对自己身为本地居民的自豪,对历史的尊重等。我懵懂地了解到了导赏员与导游是有所不同的。

    这个培训激发了我对洪桥街文化保育的热情,我现场就加入了星火党员志愿导赏队,成为了一名导赏志愿者。

    随后,我报名参加了青少年定向导赏活动,由党员志愿者谷叔安排导赏林克明故居。接到任务后,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准备导赏用的照片。查找资料时,我才发现原来在我日常经过的小路旁,一栋不起眼的建筑,以前住着一位很了不起的建筑师——林克明。林克明在广州的建筑史上有辉煌的成就,比如中山纪念堂,比如中山大学建筑群,比如广州市政府合署办公楼。在我居住的地方有这么一位优秀的建筑师,我感到十分自豪。

    在做导赏员的那一天,我很紧张,说的不太流利,也不敢看着听众自顾自地说完就算了,但哥哥姐姐都给我鼓励,志愿者阿姨和妈妈也为给我加油,慢慢地有沿途的居民驻足停留,听我的导赏。

    星火导赏队,不仅让我了解洪桥街的历史文化,还让我更热爱我的家乡。大家跟我一起期待星火导赏队接下来的活动吧。

    大家好,我是三眼井居民邓月娥,街坊都叫我娥姐。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也洗脚上田来到广州工作。初来广州的时候,我就在洪桥街三眼井社区落脚,直到今天也未曾离开,我也目睹了洪桥街的变化。

    以前,咩也都是配给制的,买猪肉要肉票,买米要粮票,买煤要煤票。当时我家生活艰难,煤不够用,我就去越秀山执柴烧。

    小北路鞑子大街原来都是砖木结构的房屋,横街窄巷,参差不齐。后来拆迁改变了这里的模样,建了很多大楼,规划比较好,街巷也宽了。最近政府还推行社区微改造,把整个三眼井社区改的焕然一新,居住环境越变越美。这一切都感恩共产党的带领,感恩政府的支持,感恩洪桥街领导的努力。

    现在,我退休了,但我退而不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并成为了洪桥街星火党员志愿导赏队的发起人之一,希望能为洪桥文化保育出一份力。现在的我,生活十分充实,自己在做志愿服务的时候也能获得满满的正能量,感恩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感恩党和政府带领我们走向好日子。


我的导赏经历

潘昊

黉与洪的故事

赵慧贤

我的导赏故事

钟丽华

参加洪桥文蕴导赏的感受与收获

陈泽澂

感悟、感谢、心愿

谷保成

小小导赏员

吴沁润

我与洪桥的故事

邓月娥

资讯中心